赛场竞风流 百年正青春
发布时间: 2025-10-19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赛场竞风流 百年正青春
——甘肃省职工球类运动比赛决赛第三日现场直击
乒乓球女团体决赛正在进行
□本报记者 齐荣 文/图
随着白色羽毛球擦着球网急坠,羽毛球馆内的欢呼声瞬间炸响——9月24日上午,平凉市总工会代表队的王军刚以一记刁钻的后场杀球拿下赛点,场边队友拍着栏杆大喊“好球”,观众席里的羽毛球爱好者也激动地站了起来,手里的加油牌晃得亮眼。
此时的平凉,正被“庆工运百年 展陇工风采”甘肃省职工球类运动比赛决赛的热潮包裹,市体育中心内乒乓球馆的脆响与市体育运动公园内篮球馆的呐喊、羽毛球馆的欢呼交织,来自全省各市州、产业系统、大型企业的职工运动员,正用汗水与拼搏迎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这球赢得艰难!”刚走下赛场的王军大口喘着气,汗水浸透了他的运动衫。作为平凉市总工会代表队的主力队员,他在第四场混合团体半决赛对决时恰好遇上了自己研究生时期的师兄兼老师——一位此前多次战胜他的劲敌。“师哥技术没短板,网前小球处理更是一绝。”王军说,为了这场关键战,他特意研究了师哥以前的比赛录像,“针对性调整了战术,少跟他斗网前,多打后场球,靠防守保住节奏。”
最终,王军帮平凉代表队稳稳拿下4进2的门票。相较于前一天必须获胜才能进入八强的巨大压力,王军表示进入四强后心态更为放松。“即便这场输了,还有争第三名的机会。加上对手熟悉,心理包袱小了很多,能更专注于发挥自身水平。”这种心态调整,让他得以完全释放,打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状态。领队和后勤团队的周密保障,以及来自全市各县(市、区)队友凝聚成的团队力量,更是他敢打敢拼的坚实后盾。望着不远处仍在为后续比赛呐喊助威的“平凉啦啦队”,王军对接下来的决赛充满期待:“希望明天能发挥更好,为平凉争金!”
与羽毛球馆的欢腾不同,篮球馆内的定西市总工会代表队队员们,正相互拍着肩膀复盘比赛。刚刚结束的对决中,他们输给了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工会代表队,分数上的差距让史亚龙略带遗憾,却难掩对赛场的热爱。“对手实力真强,队伍整齐、年轻,身高和速度都占优势,把自己的优势完全打出来了。”史亚龙说,定西队向来以“小快灵”著称,防守反击、快速推进是看家本领,“今天我们也打出了自己的节奏,只是对手发挥太稳定,输得服气。”
这不是史亚龙第一次来平凉,去年他就曾想感受崆峒山的魅力,却因行程匆忙错过。“平凉这地方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这次主办方的住宿、交通安排得特别好,昨天还吃到了羊肉泡,比以前吃得都香!”虽然输了比赛,但史亚龙和队友们没打算提前离场:“后面还有闭幕式,我们还想看看其他队的比赛,多学习学习。”场边,几位观众还在讨论刚才的精彩瞬间:“定西队那几个快攻真漂亮,职工比赛能有这水平,不容易!”
乒乓球馆内,长桌整齐排列,战况同样激烈。弧圈球拉出优美的弧线,快攻扣杀势大力沉,混合双打项目中,选手们前后场衔接默契,展现了良好的协作精神。乒乓球项目裁判长冯晓明穿梭于各个赛台之间,密切注视着赛况。经过两天半的鏖战,乒乓球项目的男、女团体赛奖项各归其主。“这是我省职工运动会乒乓球项目历史上水平最高的一届!”冯晓明难掩兴奋地评价,“无论是技战术的运用、回合的精彩程度,还是运动员的精神风貌,都非常出色。”他随手翻看着刚刚出炉的成绩单,感慨良多。
谈及水平显著提升的原因,冯晓明分析,近年来职工乒乓球水平提升,离不开国家全民健身号召的推动:“各地州市、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拿名次的队伍,都是靠平时多交流、多训练积累出来的。职工们愿意参与,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切磋技艺,形成了良性循环。”
明日,赛事将迎来最终决战。羽毛球混合团体决赛的金牌归属,篮球冠军的激烈争夺,乒乓球男、女子单打的巅峰对决,都将一一上演。“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能在工运百年这个特殊的节点,和全省的职工朋友们一起站上赛场,就是最有意义的事。”冯晓明说。
拍起球落展风采,陇原职工向未来。赛场上的每一次拼搏、观众席的每一声助威、队员间的每一次鼓励,都已成为这场盛会最珍贵的注脚。它们见证着陇原职工的昂扬风采,也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贺礼。